1、这些人大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热衷听戏,捧角,甚至为了戏曲不惜变卖家产,以“一口京腔,两句二簧”为尊贵身份的象征。
2、捧角儿的人多为有钱有势的军阀、富商、混混儿等,有懂戏的,也有起哄架秧子的,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爱好。
3、旧上海戏剧界有捧角之风,那是有钱有势的大亨们的风流韵事,本不足为奇的。
4、我这次接棒也是为了“捧角”,无角不成戏嘛!此外,天津人艺也给我印象很深。
5、北京城内旗人多,遗老遗少多,多以听戏捧角、哼唱京调为时尚。
6、所以古时候富家公子哥听戏捧角玩戏子是件很时尚的事情,而那些名角红角也就常常沦为公子哥们的玩物。
7、在戏院子里,那些捧角者,无一不在打女演员的主意,想法倒也单纯,意在猎艳罢了。
8、尤其是1929年,她在天津新桃园演出时得到众多捧角家的追捧,池座、散座,坑满谷满。
9、因受其父熏陶,小小年纪也酷爱上了京戏,看戏时,还学着老戏迷的样子小手使劲鼓掌,同时高声喝彩,其状俨然一位“捧角儿”的老少爷们。
10、在观看了刘采春的一次表演后,元长官立刻成为刘采春的粉丝,并且写了篇声情并茂的评论文章,极尽捧角之能事,这篇文章立马拉近了二人之间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