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 bīng

拼音
mín bīng
注音
ㄇㄧㄣˊ ㄅㄧㄥ
词性
名词

民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民兵mín bīng

  1. 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人民武装组织。也称其成员。

    militia,people’s militia;

  2. 古时称列入兵籍平日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应召入伍的农民。

引证解释

  1. 古时指乡兵列入兵籍,有事则征召入伍。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董璋 閲集民兵皆剪髮黥面,復於 剑门 北置 永定关,布列烽火。”
    《玉海》卷一三九引《庆历兵录》:“凡军有四:……四曰民兵农之徤而材者籍之,闕者輒补,岁一閲焉。”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可速招募民兵 亮 自教之,可以待敌。”
    清•何焯 《义门读书记·欧阳文忠公文》:“御边非参用民兵不可习其地利知贼虚实。”

  2. 指民间组织的武装。

  3. 今指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的人民武装组织。亦指这种组织的成员。

    邵子南 《地雷阵》:“组织民兵他当了武委会主任,又改为中队长。”
    邵子南 《地雷阵》:“吃罢饭 李勇 就到中队部去,集合民兵,整理爆炸工具。”

国语辞典

民兵mín bīng

  1. 由人民组织而成的武装部队。平时将军事教育实施于民间使国民具有一定的军事知识及技能遇战时组织起来编成部队担任战斗任务称为「民兵」。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临敌则驱民兵在前名曰『敢死队』,贼势浩大。」

网络解释

民兵 (基本含义)

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在历次革命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兵制度已成为国家的一项军事制度。1984年5月3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实行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民兵既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又县预备役的基本组织形式。民兵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基干民兵为第一类预备役普通民兵为第二类预备役。民兵的基本任务是: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其他各项任务;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民兵编为班、排、连、营、团。基干民兵编有高炮、地炮、通信、侦察、防化等专业分队。

民兵的字义分解

  • 民 [ mín ]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 指人或人群。 居民。民族。 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 某族的人。 汉民。回民。 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农民。渔民。 6. 非军事的。 民品。民航。 7. 同“苠”。

  • 兵 [ bīng ] 1. 武器。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民兵造句

1、他们还声称,暴乱是由支持政府的民兵和便衣士兵激起的,为的是败坏他们的名誉。

2、我们的市长和民兵们日日夜夜坚守在抗洪第一线。

3、随后,叛乱份子决定发动大规模进攻,打得他的民兵部队落花流水。

4、今年年初,北京朝阳区人武部公开招募选拔民兵,边练边选,最终将留用约400人。

5、在民兵地毯式的搜捕下,这条漏网之鱼终于被擒获。

6、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7、观众中夹杂着背枪的民兵,有的还上了刺刀,刀锋在汽灯照耀下闪着寒光。

8、中新网11月5日电据中国军网记者频道报道,阜新市新邱区人武部在组织民兵高炮分队训练间隙,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激发参训民兵的训练热情。

9、村口的景象和村内的景象完全不同,村内是一副和谐悠然的景色,村口却四周布满了哨岗,手持兵器的民兵

10、一百零三、,王秋实拿着民兵队唯一的一把汉阳造躲在了门后,“你们要小心啊”。

民兵的相关词语

【民兵】的常见问题

  1. 民兵的拼音是什么?民兵怎么读?

    答:民兵的拼音是:mín bīng
    点击 图标播放民兵的发音。

  2. 民兵是什么意思?

    答:民兵的意思是:由人民组织而成的武装部队。平时将军事教育实施于民间,使国民具有一定的军事知识及技能,遇战时组织起来编成部队,担任战斗任务,称为「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