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6字词语
共 367 条词语
-
长篇小说。英国笛福作于1719年。英国商人鲁滨孙因所乘船只失事,独自漂流到南美洲附近的荒岛。他依靠劳动顽强地生活,后解救了一个将要被杀的土人,并把他收为奴隶。最后,帮助一个舰长制服叛变的水手,搭乘舰长的船回国,结束了二十八年的岛上生活。[查看详情]
-
在空间截获由雷达、通信和遥测等系统辐射的电磁信号,并测定辐射源地理位置的卫星。运行在高度约500或1000多千米的近圆轨道上。卫星将截获的电磁信号预处理后,再发送到地面接收台站,经分析便可获取机密军事情报。[查看详情]
-
巧言:好听而虚伪的话。比喻假言假语不如有话直说。[查看详情]
-
泰国历史最久的国立大学。1917年创建于曼谷。设有文学、新闻艺术、实用艺术、教育、政治、法律、商业会计、经济、建筑、工程、理学、药物、兽医、牙科、医学、研究生院等十六所学院。[查看详情]
-
托里拆利在17世纪所做的证明大气有压力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两根约1米长的玻璃管中装满水银,并倒放在水银槽内,管内水银面下降,上端是不同大小的真空,但管内水银柱高度相同,约760毫米高。这表明是大气压力将管内水银柱托住,气压大小是水银比重与水银柱高度的乘积。大气压变化时,水银柱高度也随之变化。[查看详情]
-
①.因害羞、惭愧等而低头的样子。②.谓精神集中,心不旁骛。[查看详情]
-
比喻答非所问或事情两不相符。也作「牛头不对马面」。[查看详情]
-
言辞前后矛盾,无法自圆其说。[查看详情]
-
指16世纪各主要欧洲国家物价的急剧上涨。当时西班牙、葡萄牙、法、英、德的物价都上涨数倍,谷物价格上涨尤烈,打破了过去几个世纪物价基本稳定的状况。主要原因是殖民者从海外掠夺来的廉价金银大量流入,使金银和货币贬值。[查看详情]
-
长篇小说。德国西格斯作于1942年。共产党员海斯勒和六个难友逃出了集中营。监狱长下令竖起七个十字架,扬言一周内将他们处死。经过五天的追捕,六人先后遇难,只有海斯勒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逃出国境。追捕期限已过,第七个十字架仍然空着。[查看详情]
-
见“一不做,二不休”。[查看详情]
-
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的一类核酸,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素、某些细胞的细胞质以及某些病毒和噬菌体中,是储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查看详情]
-
见“睁一眼闭一眼”。[查看详情]
-
在河南省郑州市。城垣周长七公里,用土分层夯筑。城墙剖面为梯形,底面一般宽二十米,高约九米,部分城墙被掩埋在现今的地面之下。环城发现十一个缺口,某些缺口可能与城门有关。城墙附近有大量的商代文化遗址。西墙外杜岭出土两件大型铜方鼎,南墙、北墙外各发现一处青铜器铸造作坊遗址,郑州市内曾发现商代早期的房基、地窖、壕沟、水井、墓葬及雕刻字骨和陶文符号。[查看详情]
-
水往湿处流,火就干处烧。比喻物以类聚。[查看详情]
-
一直到底。常喻夫妻原配,白头偕老。[查看详情]
-
见“指桑骂槐”。[查看详情]
-
指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建立的、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农场制度。早期使用白人契约奴,后以西欧殖民者从非洲贩运来的黑人代替。从事向欧洲出口的农产品生产。该奴隶制到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颁布后被废除。[查看详情]
-
比喻秘密容易泄露出去。[查看详情]
-
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核电站。在广东深圳。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年发电量100多亿千瓦小时。1994年建成投产。[查看详情]
-
见“黄花岗起义”。[查看详情]
-
喻做事有始无终。[查看详情]
-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措:筹划,安排。形容没有主意,不知怎么办才好。[查看详情]
-
工于书法的人,不会过于选择纸和笔。比喻功力深厚,易见实效。[查看详情]
-
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查看详情]
-
比喻做事、说话直捷爽快。[查看详情]
-
散文篇名。载《左传·僖公三十年》,篇题后人所加。秦、晋联合包围郑国,郑人烛之武临危受命,赴军中说服秦穆公退兵,晋也随之退兵,郑转危为安。文中记录的烛之武说词,层次分明,分析透彻,语气委婉,有很强的说服力。[查看详情]
-
自找烦恼。[查看详情]
-
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工厂及车辆排热,人口密度大,建筑物多,地面干燥、水分蒸发少等。简称热岛效应。[查看详情]
-
见“东方汇理与苏伊士银行”。[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