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描写“棒”的词语
共 50 条词语
-
坚硬、结实。[查看详情]
-
亦作“白棓”。[查看详情]
-
①.捶打用的木棒。多在洗衣时用以捶衣。②.方言。指人参。[查看详情]
-
即接力棒。接力赛跑时用的短棒,用木料或金属等制成。[查看详情]
-
见“连梃”。[查看详情]
-
用细竹棍或细木棍做芯子的香。[查看详情]
-
佛家临济宗的公案。义玄至黄檗山参谒希运禅师,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三度发问,均被棒打。见《临济录》。后宗门多用以警觉学人之执迷不悟者。[查看详情]
-
犹骨骼。[查看详情]
-
①.参加接力的运动员手中所持,象征任务交接的短棒。②.指前人所留下的任务。[查看详情]
-
被棒击打后所引起的破伤溃烂。元·孟汉卿也作「杖疮」。[查看详情]
-
古代一种棒形武器,其一端饰马镫形铜制品。后用作仪仗。[查看详情]
-
形容意志坚定。[查看详情]
-
即夹棍。[查看详情]
-
古代一种当作兵器使用的木棍。[查看详情]
-
最好。[查看详情]
-
〈方〉:长方形或长圆形带小把儿的冰块;冰棒。[查看详情]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29章:“他本来也没准备耽搁这么长时间,心想行不行三锤两棒就完了,他转几天就回来了。”[查看详情]
-
佛教禅宗接引弟子时,常用棒一击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后用以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也作「当头一棒」、「迎头棒喝」。[查看详情]
-
①.供搅拌(如从前制造肥皂时)用的一端带十字架的棒。②.杆或棒或桨状物,用于搅拌物品(如泥状食品)[查看详情]
-
佛教禅宗接引弟子时,常用棒一击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后用以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红楼梦.第一一七回》:「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也作「当头棒喝」、「迎头棒喝」。[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