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描写“树木”的词语
共 204 条词语
-
①.杨柳的枝条。旧俗于分别之际常折以送行。②.梵语,译曰齿木。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故又称杨枝。③.指白居易的侍妾樊素。樊素善唱《杨枝曲》,故以曲名人。后常用以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恋的女子。[查看详情]
-
路旁栽杨柳的道路。多用指分别之处。[查看详情]
-
一种土炮。江西民歌《松树炮》:“树林里,放上一门松树炮;看见白匪来,点着引子赶快跑;轰的一声炮响了,四个白匪应声倒。”[查看详情]
-
见“竹枪”。[查看详情]
-
竹雕工艺之一。即翻簧。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产品以实用的茶叶罐、花瓶、台灯、照相架等为主,色泽光润,类似象牙。[查看详情]
-
象草木一样腐烂。比喻人一生毫无建树。[查看详情]
-
①.红花绿柳。②.妓院。[查看详情]
-
寄生在桑树上的一种虫。[查看详情]
-
树的横枝。[查看详情]
-
《楚辞·九歌·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后因以“皇树”为橘树的代称。[查看详情]
-
因为痒而在树上磨蹭的。[查看详情]
-
①.“竹使符”的省称。②.泛指地方长官印符。[查看详情]
-
干枯的树再生新花。语本比喻在绝望中获得生机。也作「枯木逢春」。[查看详情]
-
柳树枝做的马鞭。折柳作鞭为古代春游的一种习俗。[查看详情]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查看详情]
-
①.茂盛的样子。②.盛大众多的样子。③.尽力。④.月光微暗的样子。[查看详情]
-
竹编篱笆墙。[查看详情]
-
松树与椿树。喻高寿。[查看详情]
-
松树的树阴。[查看详情]
-
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沟谷地。[查看详情]
-
树袋熊科、树袋熊属动物,体形肥胖,毛又乱又厚,没有尾巴。[查看详情]
-
生于桑树上的菌。可食。亦可入药。[查看详情]
-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描写隐士五柳先生门前植五柳树,后因以“杨柳户”指隐逸之士的家。[查看详情]
-
①.指妓女居处。②.泛指街巷。[查看详情]
-
像松柏那样的坚贞秉性。[查看详情]
-
①.竹子的小枝。②.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③.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查看详情]
-
竹子和松树被风吹发出的声音。[查看详情]
-
犹言采桑。借指桑树。[查看详情]
-
流行于晋代以后的草体书法。东汉张芝所创,有别于章草。今草系在章草基础上结合楷法,而去除章草波磔的笔法,一笔写成,连绵不断,即偶有不连,笔意亦不断。[查看详情]
-
坚硬的榆树根。喻思想顽固。[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