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 lóng

拼音
jiǔ lóng
注音
ㄐㄧㄡˇ ㄌㄨㄥˊ
繁体
九龍

九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九龙jiǔ lóng

  1. 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称汉文帝的九匹良马。鞭炮的一种。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对一门九子的美称。

引证解释

  1. 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此指九龙烛。

    《文选·张衡<东京赋>》:“九龙 之内寔曰嘉德。”
    薛综 注:“九龙,本 周 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糺绕,故曰九龙。”
    北齐•颜之推 《古意》诗之一:“吴 师破九龙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注:“九龙《淮南子·泰族训》:‘ 闔閭 伐 楚 ……破九龙之鐘。’”唐太宗 《咏烛》诗之二:“九龙蟠燄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如:九龙帐;九龙冠;九龙舆。

  2. 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

    晋•葛洪 《抱朴子·金丹》:“元君 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驂驾九龙十二白虎。”
    《云笈七籤》卷九八:“宝盖连舆命驾御九龙。”

  3. 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

    元•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明•何景明 《九川行》:“帝遣九龙下治此 江 汉 安。”

  4. 对一门九子的美称。

    《北齐书·王昕传》:“昕 母 清河 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藴藉,世号 王氏 九龙。”
    宋•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类·九龙:“后魏 崔子瑜、子枢 等九人号九龙。”
    唐•杨炯 《宴人杨八宅序》:“一门九龙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绪秩。”

  5. 称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参见“九逸”。

    明•彭大翼 《山堂肆考·马》:“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号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龙。”

  6. 鞭炮的一种。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水火》:“《宛署记》又有名九龙入云。即炮仗之九条龙也。”

国语辞典

九龙jiǔ lóng

  1. 传说中的神兽,能治水。

    《抱朴子·内篇·金丹》:「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骖驾九龙十二白虎。」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2. 对一门九子的美称。如北魏崔长瑜子枢等九人人称「九龙」;北齐王昕兄弟九人风流蕴藉世称为「王氏九龙」。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七·氏族类》

  3. 半岛名。参见「九龙半岛」条。

网络解释

九龙 (汉语词语)

九龙 :jiǔ lóng ㄐㄧㄨˇ ㄌㄨㄙˊ,宗教人物

九龙

青龙神广仁王 赤龙神嘉泽王 黄龙神孚应王 白龙神义济王 黑龙神灵泽王 东海广德龙王 南海广利龙王 西海广润龙王 北海广泽龙王

九龙的字义分解

  • 九 [ jiǔ ]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 九归。 2. 泛指多次或多数。 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 龙 [ lóng ]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 恐龙。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 龙颜。龙体。龙袍。 4. 姓。

九龙造句

1、中国。香港。九龙。石平石。红石楼110室。

2、1969年吴华森师傅开设他位于九龙西洋菜街第一所咏春拳馆,到贺的有梁挺、布建华和各同门.

3、诸位长老,这位就是在南天大赛上勇夺第一,大扬我九龙宗之威,为我宗立下大功的丁辰生丁师弟!

4、葫芦岛本报讯(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杜宝忠)45岁的葫芦岛市南票区九龙街道温馨社区居民刘素萍孝敬老人、照顾孤儿20多年,将自己累出了心脏病。

5、1839年9月4日,中英在九龙发生冲突,英军首先开炮,英方参战五艘非正规舰只;清军出动三艘战船,有岸炮支援。

6、香港面积1,100平方公里,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

7、这艘渡轮现在连接九龙半岛与风景秀丽的?西洲。

8、在这样的习惯培养下,吴国栋的成绩也稳步提升,最终拿下九龙坡区高考理科状元。

9、紧接着,九龙刀、南山可移……也相继上线,我让他们注意安全,保住小命为首要,交代一番后,我和三个mm下线吃饭了。

10、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香港九龙长沙湾道303号,长沙湾政府合署7楼。

九龙的相关词语

【九龙】的常见问题

  1. 九龙的拼音是什么?九龙怎么读?

    答:九龙的拼音是:jiǔ lóng
    点击 图标播放九龙的发音。

  2. 九龙是什么意思?

    答:九龙的意思是:①.传说中的神兽,能治水。②.对一门九子的美称。如北魏崔长瑜子枢等九人,人称「九龙」;北齐王昕兄弟九人,风流蕴藉,世称为「王氏九龙」。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七·氏族类》。③.半岛名。参见「九龙半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