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乾嘉年间的汉学派、史学派、桐城派、骈文派之争,其焦点所在,是确立文章正宗。
2、桐城派是清代最著名的文学流派之一。
3、相对于桐城派后学来说,戴名世的文学思想要开放得多.
4、由空谈变为求实,是清代学术思想的一大变迁,也是桐城派文论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
5、方守彝本身是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这些书信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6、当时教育部长傅增湘也属桐城派,是蔡元培的后台,但他的下属、章门弟子鲁迅并不买账,讽他为“F部长”,还到处说他曾试图盗窃京师图书馆中的宋版书。
7、林纾与桐城派古文家马其昶、姚永概一同研讨学术,传道授业。
8、世有为桐城派辩者,谓桐城义法,去泰去甚。
9、姚鼐的学术转向及其后来与汉学派的复杂纠葛,对其建立桐城派产生了深刻影响。
10、戴氏长于文学,尤擅古文,故有些学者将他与方苞并列为桐城派之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