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shū

拼音
xíng shū
注音
ㄒㄧㄥˊ ㄕㄨ
词性
名词
繁体
行書

行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行书xíng shū

  1. 汉字字体形体和笔势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

    running hand (in Chinese calligraphy); cursive suript;

引证解释

  1. 写作文书。

    《管子·问》:“官贱行书身士,以家臣自代者几何人?”
    尹知章 注:“其人居官乃贱自行文书,身任士职輒以家臣自代,亦须知其数也。”
    《墨子·号令》:“挟私书行请謁及为行书者,释守事而治私家事卒民相盗家室、婴儿皆断,无赦。”

  2. 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汉字字体。

    《晋书·谢安传》:“及总角神识沉敏,风宇条畅善行书。”
    唐•张彦远 《法书要录·张怀瓘书断上》:“案行书者, 后汉•潁川 刘德昇 所作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明•王鏊 《震泽长语·字学》:“隶书悖而行书行书狂而草书圣。”
    巴金•《秋》四四:“对联是 何子贞 的行书。”

  3. 八股文章的选集所选大都是举人的作品。也称“行卷”。参见“行卷”。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自从那年到 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家里有个帐,共九十五本。”

国语辞典

行书xíng shū

  1. 书体名。笔势和字形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比草书端庄,近于楷书但笔势较流畅活泼。书体自由讲究点画、结构和墨色的变化。

网络解释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行书的字义分解

  • 行 [ háng ] 1. 行列。 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 我行二,你行几? 3. 步行的阵列。 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 泪下两行。 5. 某些营业所。 银行。花行。商行。 6. 行业。 同行。各行各业。 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 行棉袄。行几针。 行 [ xíng ] 1. 走。 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2. 出外时用的。 行装。行箧。行李。 3. 流通,传递。 行销。风行一时。 4. 从事。 进行。 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 行商。行营。 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 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7. 实际地做。 行礼。行医。行文。 8. 可以。 不学习不行。 9. 能干。 你真行。 10. 将要。 行将毕业。 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 五行(“金”、“木”、“水”、“火”、“土”)。 12. 古诗的一种体裁。 长歌行。 13. 汉字字体的一种。 行书。 14. 姓。

  • 书 [ shū ] 1. 成本的著作。 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 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3. 文件。 证书。说明书。 4. 写字或写的字。 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5. 写文章。 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6. 字体。 草书。隶书。楷书。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 说书。听书。

行书造句

1、我在日记本上写他的名字,林乔,林乔,林乔。草书代表他今天很烦躁,隶书代表他今天很平和,行书代表他今天很开心,楷书代表他今天很沉默。唐七公子

2、第五十九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

3、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衾凤冷,枕鸳孤。愁肠侍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晏几道

4、原来,1949年底,梁先生离开北碚之时,曾将自己收藏的明末著名书法家王铎的行书长卷赠给北碚图书馆,梁先生留下了一段跋语,且签名印鉴俱全。

5、获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展妙品奖,全国首届行书大展提名奖,全国第二届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第四届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河南省千秋伟业书画大展一等奖等。

6、八行书,吟鞭一指是江湖,蓦然回首千千度。

7、有些连笔字像游丝行空几近行书,用笔源于此,结体笔势又取于彼,融多家之长,成了“瘦金体”。

8、陶行知担任了平教会的执行*记,自此,一个由上而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平民教育运动在全国兴起。

9、在江南,只要是一张乌天石的名刺或一封八行书,下及七品知县,上至部分督抚这般从一品的封疆大吏,无不礼让三分。

10、亭柱前联为隶书体,文曰“北极位尊恩媲万家生佛,南闽地迥灵钟五里长亭”,后联为行书体,文曰“宝剑烛天降龙伏虎,福星当路凤翥鸾翔”。

行书的相关词语

【行书】的常见问题

  1. 行书的拼音是什么?行书怎么读?

    答:行书的拼音是:xíng shū
    点击 图标播放行书的发音。

  2. 行书是什么意思?

    答:行书的意思是:书体名。笔势和字形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比草书端庄,近于楷书,但笔势较流畅活泼。书体自由,讲究点画、结构和墨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