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雨期间,最终的回报党,大家除了妇女跑警报。
2、1941年间,在日军对昆明的频繁空袭下,“跑警报”成为联大教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后来湖大也遭轰炸,杨树达一家迁至马溪,许多学生跑警报至此,杨树达便开上几桌让学生大吃一顿。
4、一次“跑警报”时,陈戒权亲眼看到,陈子馀将钟表铺的名贵钟表背在身上跑。
5、十一、成都民众“跑警报”,成了经常事。
6、1938年起昆明人开始6年“跑警报”。
7、同时,有防空洞的院落,敞开院门,让“跑警报”的人进入躲藏。
8、各所学校为躲避日机来袭,在晨光未露时上课,而在雾散时跑警报。
9、如果灯笼是黄色,则为预行警报,敌机刚刚从武汉起飞,可能才到宜昌等地,跑警报的人还可慢慢走,不必太慌张。
10、有个老先生,说上世纪50年代初的宁波城经常遭到败退到*弯的国民党空军轰炸,当时还是孩子的他经常跟着大人跑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