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谗媚之言甘,贤良之言直。甘则易悦,直则难入。
2、大和二年(828)登进士第,复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3、仁宗在崇政殿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司马光与范镇同被派去担任复考官。
4、明主在上,心昭於天,察知善恶,广及四海,不敢遗小国之臣,下及庶人,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众贤雨集,此所以劝善黜恶,陈之休咎。
5、毛氏觉得称小辈娘啊娘的,不合适,于是给改为“方良”,取方正贤良之意。
6、特科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按照四科标准分类,科目有孝廉、至孝、明法;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
7、显然,这些由各方征来的贤良方正只成为宿卫之臣,也就是说与“保宫”中的质子差不多,事实上并没有成为政府构成份子的新血轮。
8、我看是世人愚昧,什么大贤良师,左不过是略通方术的江湖骗子罢了,这样的人我见多了。
9、在一个国家中,如果贤良之士多,那么国家的治绩就大;如果贤良之士少,那么国家的治绩就小。
10、请试想前几年腐败风气那么严重,地方当局里用到了多少不拍马屁的贤良之士,而他们推选之人到底有多少贤德有识之士?至于人大则另当别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