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兵团职工是屯垦戍边的直接载体。
2、63岁的付英儒其先辈是乾隆九年戍边到拉林的,但他已不知道自己的满族姓氏了,付老说,自己家是小族没什么名气,他对何氏家族。
3、广州军区驻边海防部队的戍边条件发生了巨变,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达到新高。
4、迫不得已,朝廷只能征召归附诸虏以充戍军,甚至转徙天下刑徒,以刑徒戍边。
5、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征夫久戍边塞,妻子倚门盼归,柔肠寸断的作品比比皆是。
6、为国戍边,功昭日月呢!再说赵光义带着杨继业,离开原平镇,第一站到达内三关之首的紫荆关。
7、1950年为了解决开到南疆的部队的给养困难,包括杨世福在内的官兵们,一手拿枪,一手拿坎土曼,开荒造田,戍边屯垦。
8、251年前的公元1764年,锡伯族先辈肩负国家赋予戍卫边疆的神圣使命,来自东北的4000多名锡伯族官兵及家眷一路“西迁”来到伊犁河南岸戍边定居。
9、屯田制的提出始于西汉,最初仅仅是让戍边的战士在没有战争的状态下耕作,亦兵亦农,能够自力更生,不需要粮食的长途运输作为军需补给。
10、到独孤信的祖父俟尼时,俟尼举部迁往武川,在北塞防戍边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