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贤明的君主使用臣子,使臣下尽忠而不越过自己的职权,使臣下尽职而不越过职责范围。
2、雍正、乾隆都自负才辩,喜欢跟臣下打笔墨官司,御笔上谕动辄数百言。
3、奏议是我国古代臣下上奏帝王文书的统称。
4、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君主处理臣下章奏的过程即是法律的孕育与分娩过程。
5、朕唯觉可恨的是,一些臣下,竟由此而视朕为软弱可欺之主,居朝廷尊位,食国家俸禄,却结纳赵珏,明来暗往,直欲玩弄朕于掌股之间。
6、首先他认为赏罚是君主御下之利器,驱策臣下的重要工具,用得恰当即可劝善惩恶,有益治道。
7、在与大臣论政时,唐太宗还多次提到孔子“危而不持,焉用彼相”(《贞观政要集校》卷一《君道》)的话,希望臣下切谏直谏。
8、君持亢阳之节,兴师动众,劳人过度,以起城邑,不顾百姓,臣下悲怨。
9、死者有士的身份,是国君的臣下,犹如国君的股肱耳目,彼此有恩情。
10、他却上这道奏章,讪谤皇上,显是包藏祸心,请皇上准臣下之议,力加重刑。
